產品推薦
今天我們講述的是氣動單座調節閥應該如何日常維護及發生故障時該如何進行驗證和檢修,氣動調節閥就是以壓縮空氣為動力源,以氣缸為執行器,并借助于電氣閥門定位器、轉換器電磁閥、保位閥等附件去驅動閥門,實現開關量或比例式調節的。
直入主題先說重點也是大家關注的問題,氣動薄膜單座調節閥如何檢修:每一次檢修,不論損傷與否,必須更新的零部件有密封填料,法蘭墊圈、“O”型圈。經檢查發現損傷而有不能保證下一運行周期工作的零件應予更換。其余零部件如損傷嚴重,應予更新;輕度損傷時,可采用焊補、機加工、鉗工等各種手段修復。閥芯與閥座應在保證同心度條件下配對研磨。先粗磨,后細磨,直至閥芯和閥座密封面為連續線接觸,研磨劑應從閥內件上清洗干凈。在裝配的全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各零件相互間的對中性。閥體與上、下閥蓋組裝時應采取對角線“+”字逐次旋緊法。螺栓上應涂抹潤滑劑。使用開口填料時,應使相鄰兩填料開口相錯1800°或900°。一般情況,“V”形填料開口應向下。按填料的材質選用合適的潤滑密封油膏。執行機構與閥兩大部件組裝時,注意解體前所做標記,確保相對方位恢復原位。調校與試驗:按第2條進行。動作檢查:用便攜式信號發生器加信號至定位器,閥桿動作應平穩、到位。回路聯校:由控制室輸送信號至定位器,閥桿應正確動作。清掃管線時,調節閥應為全開位置;對新安裝的管線,應在管線清掃以后再安裝調節閥。在升溫、試壓、消漏時,如需熱緊螺栓,調節閥不應處于全關位置。
精小型氣動薄膜單座調節閥在投入運行前應做系統聯校。調節閥工作時,前后的切斷閥應全開,副線閥應全關。整個管路系統中的其他閥門應量開大,通常調節閥應在正常開度范圍(20%~80%)內工作。使用帶手輪的調節閥應注意手輪位置指示標記。手輪側裝的,應在中間或“自動”位置。手輪頂部安裝的,應在高位置。作限位用的,應在預定位置。調節閥在運行中嚴禁調整閥桿和壓縮彈簧管的位置。經常檢查調節閥及定位器等附屬設備。氣源及輸入、輸出信號是否正常。閥桿運動是否平穩,行程與輸出信號是否對應。連接管路是否嚴密不漏。填料函及法蘭連接處有無介質外漏;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作技術性處理,以保證調節閥正常運行。定期清掃,保持整潔,,特別是閥桿、定位器的反饋桿等活動部位。需將生產現場對調節閥進行解體檢查時,必須將調節閥兩邊的截止閥關閉,如截止閥有泄漏,應加盲板,待閥內介質降溫,放空降壓后方可進行。
按1.5倍公稱壓力的室溫水,在調節閥的入口方向輸入閥體內,另一端封閉,使所有在運行中受壓的閥腔同時承受5min的實驗壓力,試驗期間調節閥應處于全開位置。
填料函及其它連接處的密封性實驗。按1.1倍公稱壓力的室溫水,按規定的入口方向輸入調節閥的閥體,另一端密封,同時使閥桿作1~3次往復動作,持續時間應少于5min觀察調節閥的填料函及上、下閥蓋與閥體的連接處。泄漏量試驗,在薄膜氣室中按不同作用方式輸入一定的操作氣壓,使調節閥關閉。將室溫水以恒定壓力按規定的入口方向輸入調節閥,另一端放空,用秒表和量杯測量其1min的泄露量。氣開式調節閥操作氣壓為0KPa,氣關式調節閥,彈簧范圍為20~100KPa的調節閥,其操作氣壓為120KPa;彈簧范圍為40~200KPa的調節閥,其操作氣壓為240KPa;試驗水壓,當調節閥允許壓差大于0.35MPa時;實驗壓力為0.35Mpa;當調節閥允許壓差小于0.35MPa時;實驗壓力用設計規定的允許壓差。泄漏的計算公式按國家標準GB/T4213-92《氣動調節閥》的規定進行。